新闻分类
 
 
内容详情
《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厨电趋势白皮书》发布共创美好厨房美好家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03-26 06:32  

  《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厨电趋势白皮书》发布共创美好厨房美好家,近期,老板电器携手中指院等多家权威房地产研究机构以及近百家品牌房企,于上海联合发布《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厨电趋势白皮书》2020版,解读中国新厨房消费趋势和精装修厨电行业发展趋势,共同展望新时代下健康智能的人居生活。

  近几年来,各地陆续出台有关精装修的政策条例,各地精装房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精装房市场份额逐年递增。目前,精装配套已成为时代主题,在绿色化、住宅标准化的推动下,“毛坯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迎来“精装修时代”。而庞大的房地产精装修市场,在为厨电行业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经过对房地产精装修厨电市场的调研,《白皮书》中得出以下几个房地产精装修厨电市场的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加快,居民生活品质提高,购房消费者从基础配套上升为更高需求,其中厨电、橱柜、建材、卫浴产品为住房一级配套产品,配置率在90%以上。

  厨电行业发展至今品牌集中度随市场发展越来越高,老板、方太、西门子全渠道市场占比约54%,处于高端梯队。老板电器、方太住宅精装修厨电配套市场占比约70%,行业马太效应加剧。2016-2019年住宅精装修厨电市场累计品牌格局中,老板电器以超36%的份额常年位居首位,作为精装修市场高端厨电品牌。

  于物业类型来看,厨电品牌呈现以下竞争格局:于普通住宅项目,老板电器以36.6%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品牌,方太则以48.8%的用户开发率高于其他品牌;于公寓项目,老板电器则是以40.6%市场占有率及38.7%用户开发率均高于其他品牌。

  于房企类型来看,2017-2019年累计精装修市场中,厨电品牌于top50房企老板电器以42.1%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非top50房企方太和老板电器分别以29.3%、28.9%的市场份额位抢占第二,差距甚小。

  于城市结构来看,重点城市20城精装修套市场份额约50%,2019年,成都以11.4万套规模居首,25城市除武汉外均呈增长趋势,其中长沙、北京同比增长率较高。2019年-2020年25城厨电合作品牌以老板电器和方太为主要覆盖厨电品牌。

  时代在变迁,消费在升级。厨房由过去仅仅是烹饪一日三餐的地方,正转变为家庭的生活中心,消费者对厨房品质追求不断提升,不同人群对厨电需求也呈现出了以下不同的特点:

  健康高效人群,注重的是高效便利+饮食安全+厨房安全;潮流享受人群,注重的是健康智能+厨房舒适+不占空间+外观时尚;厨房规避人群的理想厨电为高效便利+智能;体面外显人群希望厨电具有高性价比的同时具有一定外显特点的中端产品;空间节约人群需求的厨电则是高性价比的多功能整合型厨房。

  老板电器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做了产品上的改善和提升,提出了“中国新厨房,老板4件套”的新时期产品理念,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厨电产品的不同需求,并提供了“油烟、烹饪、洗净”多维度的健康智能厨房整体解决方案。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板电器也对市场开展了相关调研,从目前精装修市场对于家居家电配套率来看,目前建材类的瓷砖、地板、门、开关等等,包括厨房电器中的橱柜、油烟机灶具基本已经实现了精装修的标配,但是蒸烤箱、洗碗机等等在精装修中仅占10%。今年洗碗机首次超过了10%,蒸烤箱目前不到2%。同样的数据放在C端市场,洗碗机的配套率已经接近20%,蒸烤箱已经接近30%,在精装市场因为用户没有太多主动选择的空间,但是在C端市场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下对于厨房电器新兴品类的需求。因此老板电器认为精装市场“要以人为本”,不能阻挡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追求,呼吁精装房应该配置更多的新兴品类以满足消费者对厨房电器的新需求。

  在未来,房地产开发商与厨电部品供应商双方要联合研发、联合营销、联合服务、联合公益,从设计阶段就一起开发产品,建立健康智能相关标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深度参与绿色智慧新城建设中。以更开放的姿态与房企、建材、部品等企业一起,全力打造和谐的人居生活。相互运用优质资源,强化品牌、项目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让品牌相互赋能。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楼盘项目售前、售中、售后环节,打造标准化、品牌化的服务。

  在《白皮书》发布当日,老板电器副总裁何亚东也表示:是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美好家的追求,让老板电器与广大地产伙伴走到了一起。老板电器希望能与更多的地产客户携手,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更健康、更便捷、更有趣的厨房生活。

  在《白皮书》发布最后,为了中国新厨房快速加入百姓家庭,向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及房开商发以下呼吁:

  合理扩容厨房面积;在精装修厨房设计中,增加配套厨电管线方案,预留相关位置;尽快制定出台洗碗机和蒸烤一体机这两大品类更适合中国厨房的行业标准,指导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引导新消费趋势,制定刺激新消费的政策。